合金鑄鋁的分類
合金鑄鋁是可以使用金屬材料壓鑄成型技術直接的得到鑄件的鋁型材,鋁合金鑄件此類金屬的金屬成分占比通常高于對應的變型鋁型材的占比。
一、合金鑄鋁的種類
據具體金屬成分不同有4類壓鑄鋁合金。
(1)鋁硅系金屬,也叫“硅鋁明”或“矽鋁明”。有較好壓鑄特性和抗磨損性,熱膨脹指數小,在壓鑄鋁合金中品類很多,消耗量很大的金屬,含硅量在4%~13%。有的時候增添0.2%~0.6%鎂的硅鋁型材,大面積使用在機加工件,如罩殼、缸體、外箱和骨架等。有的時候增添一定量的銅和鎂,能增加金屬的物理性能和耐高溫性。此類金屬普遍用來加工制作活塞件等零件。
(2)鋁銅合金,金屬強化成效最好,適當的添加錳、鈦,室內溫度、高熱抗拉強度和壓鑄特性。具體使用在加工制作承擔大的動、靜載荷和形態不繁瑣的砂型鑄件。
(3)鋁鎂合金,密度單位很小,抗拉強度很高的壓鑄鋁合金,含鎂12%,強化成效較佳。金屬在大氣環境和海域中的耐腐蝕特性好,室內溫度下有較好的綜和物理性能和可切割性,可用來作雷達探測底托、飛機的發動引擎機匣、螺旋槳葉片、起落架等鑄件,也可以作為裝修材料。
(4)鋁鋅金屬,為改進使用性能常添加硅、鎂。在鑄造情況下,該金屬有熱處理的作用,即“自主淬火”。無需熱處理就可利用,以變質熱處理后,鑄件有較高的抗拉強度。經穩定化處置后,尺寸規格比較穩定,較常用于模型制作、型板及機械設備托架等。
合金鑄鋁擁有與變型鋁型材一致的金屬體制,擁有與變型鋁型材一致的強化機理,它們具體的差異是:壓鑄鋁合金中合金化成分硅的最大含量明顯大多數變型鋁型材中的硅占比。壓鑄鋁合金除富含強化成分外,還一定要富含充足量的共晶型成分,以使金屬有較好的流動性能,易與充填壓鑄時鑄件的回縮縫。